2025愛布釋手ΧΙ「賈桃樂的海洋世界」夏令營
一、 活動目的:
(一)結合SDG4優質教育與SDG14保育海洋生態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理念,透過室內的教學課程活動,學習去認識海洋;並進入博物館特色展場參訪學習,探索各種海洋知識與科技,為孩子加深加廣海洋知能。另外參與海上的體驗活動,親身去感受海洋的美麗,認識海洋豐富的生態資源,讓孩子在海洋教育的美好體驗中,學習團體的合作與互動,思考「人與海洋」之間的互動關係,以此打開孩子心靈的觀景窗,去看待一切事物與人我的關係,並藉此傳遞「永續海洋」的觀念,打造人與海洋的和諧發展。
(二)海洋呈現了豐富又多元的面貌,徜徉在湛藍的海洋世界中,以「知海、親海、愛海」的教育情境引導,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。
二、活動日期:114年8月7日(週四)至8日(週五),2天1夜
三、活動地點: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、八斗子漁港、長潭漁港、長潭尾聚落、潮境智能館
四、主辦單位:英仕教育基金會、嫁衣實業有限公司、景文科技大學
五、協辦單位: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新北市分事務所三重服務處
六、合作單位:教育部特色主題計畫、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、創思文教股份有限公司【倍思科學實驗室】
七、參加對象及人數:合計44位。
(一)活動人員:家扶中心34位(國小學生30位、家扶隨隊老師2位及家扶大專志工2位)。
(二)服務志工:景文科技大學志工9位(學生6位、老師3位),英仕教育基金會隨隊指導1位。
八、活動設計:以「知海、親海、愛海」的教育情境引導,透過「海洋知識」與「海洋行動」的整合,涵養學童的海洋素養,進而思考「人與海洋」的關係。
(一)探訪海科館研究典藏中心,學習海洋科技與知識。
(二)觀賞8K劇場,透過聲光感官刺激,深化對海洋的感受。
(三)動手製作氣墊船,了解海洋相關的科技以及生活應用。
(四)參與海上藍色公路導覽,置身基隆嶼、深澳岬角(象鼻岩景觀區)、潮境公園、與忘憂谷的美景中,激發對海洋及周遭環境的重視。
(五)介紹「牽罟」還有「石塭」及「歕嘟」等百年海洋客家文化。
(六)親身在船上進行海釣體驗,了解海洋所帶給人們的豐沛資源,以及永續保育的重要性。
(七)參與漁村導覽,包含長潭漁港、長潭尾聚落、潮境智能館參觀及認識珊瑚礁生態,了解人類依靠海洋的產業發展與人類對海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,並學習如何永續與海共存,重新審視人類與海洋的關係。
九、預期效益:
(一)認識海洋生物、海濱植物及海洋科技的知識,並了解SDG14保育海洋生態的重要性。
(二)透過生動的海洋體驗活動,增廣視野,豐富學習經歷。
(三)學習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,確保海洋的永續發展。
(四)從認識海洋、親近海洋到熱愛海洋。
(五)培養地球公民意識,主動關懷海洋生態環境。